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国际观察)商业银行的困境揭露了美国的弊政苦果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当月中旬,银门银行、硅谷银行、签约金融机构三家美国金融机构在短短5天内关闭门店,负面影响持续外流。几天后,遭受亏损的瑞士信贷银行股价暴跌约30%,达到历史最低点。
上述绝望的欧美国家金融机构都受到了以滥用美国霸权为核心的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显示了美国在社会宏观经济政策、美元资产个人信用和国家产业政策方面的苦果。
首先,金融机构不断“崩溃”,突出了美国国家经济政策失衡的危害。
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了“急刹车、猛转弯”的极端对策,经济发展从超宽松转向超收紧,种下了困难的种子。
在过去的两年里,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使美国债券收益率迅速飙升。在以往低利率条件下,许多金融公司购买的美国国债财产萎缩,一些银行的财务结构缺陷突出。同时,存款人因紧急避险、改投回报高等原因加快现金提取,加快银行流动性恶变,造成困难。
目前,在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面前,有两种现行政策谬论。首先,利率再次上升可能会加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延缓利率上升将无法有效防止通货膨胀;其次,对相关金融机构的援助将抵消美联储当前紧缩政策的实际效果,而不是援助可能会产生链反应。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现阶段发布的计划仅限于帮助存款人成功取现。一旦困境在金融体系中大规模“感染”并传播到中国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的“救不救”问题将更加严重。
其次,“避险资产”成为风险之根,暴露了美国滥用美国霸权的纠缠效应。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美联储相互配合白宫发布规模刺激计划,导致通货膨胀高新技术企业,以应对冲击性实施“无限制”量化宽松政策,维持极低年利率。为了抵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已经提高了8次利率,总利率上升了450个百分点。
泰国开泰银行副总裁蔡伟才认为,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不断激进地提高利率,导致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等资产价格下跌,账户损失高。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到2022年底,美国所有金融机构的债券账户损害总额扩大到约6200亿美元,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在流通紧张的压力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提前出售持有债券,吞下“浮亏”变成“实亏”的后果。在美联储激进派加息的影响下,被长期视为“避险资产”的美国国债刚刚放大了风险。
再次,商业银行的困境严重打击了科技创新产业,与美国高新技术“挂钩”弊政堆叠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科技创新产业高度依赖股权融资,多年来美国的金融风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主创新。硅谷银行和其他银行与风险投资行业密切相关。这一轮商业银行困境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不利影响尤其突出。
硅谷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以来,一直是一家基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和各种初创公司的银行,在投资者和初创公司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
专业人士估计,近一半受美国风险投资鼓励的初创公司及其44%的技术医疗保健公司去年在美国上市,与硅谷银行有经济交流。佛罗伦萨施特劳斯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执行董事福尔克·布鲁尔表示,硅谷银行致力于初创公司的投融资业务,这些金融公司很可能会关闭美国初创时期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美国利用“国防安全”的定义,发布了无数科技“联动”对策,限制了科技创新企业吸收世界资产。根据美国2018年颁布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特殊初创公司应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报告并批准从境外投资者完成融资。《华尔街日报》引用了荣鼎咨询公司的信息报道。受此影响,2019年上半年,美元计算的中国在美的风险投资总额比2018年下半年下降了约27%。
分析人士指出,充分考虑美国经济下滑预测、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下降、善后对策不当等因素,这一轮困境可能削弱美元基金在全球风险投资行业声音和运营能力,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技术创新能力,导致改变世界科技创新领域的“连锁效应”。(记者:王亚光、邵莉)
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 世界一流信誉最高的BC品牌 开云(kaiyun)官方网站